北京国际音乐节把古典音乐会搬进写字楼

时间:2020-10-15 08:00:22阅读:55401
10月14日,第23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把午间音乐会的舞台搬到了北京国贸三期80层的酒廊,钢琴家孙佳依与小提琴演奏家高参,大提琴演奏家朱牧合作演绎了加布里埃尔·福雷、奥芬巴赫、圣&middo

10月14日,第23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把午间音乐会的舞台搬到了北京国贸三期80层的酒廊,钢琴家孙佳依与小提琴演奏家高参,大提琴演奏家朱牧合作演绎了加布里埃尔·福雷、奥芬巴赫、圣·桑的作品,在琴键与弓弦间,为忙碌工作了一上午的人们带去了些许法国浪漫,也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音乐无处不在,音乐就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。

音乐让午休变得更文艺

与前几日午间音乐会第一位出场的著名钢琴家盛原让肖邦、德彪西、贝多芬、巴赫等庙堂之上的古典巨匠更加深入人心不同,孙佳依与她的朋友高参、朱牧则选择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法国小品,让整个午休时间变得更加文艺。

音乐会由钢琴与弦乐展开,孙佳依与高参联手演绎的加布里埃尔·福雷的《船歌》给人们带来了抚慰的力量。孙佳依说:“选择《船歌》是因为这首曲子描述的是妻子期盼丈夫平安归来,让我想到了疫情期间很多抗疫者的家庭也是如此,和这首曲子的感觉很契合。”圣·桑是一位多产的音乐家,《引子与回旋随想曲》和动物狂欢节中的《天鹅》是他众多曲目中最为观众熟知的作品之二。孙佳依分别与高参、朱牧联手演绎,让整个午后时光充满优雅唯美的法式情调。

音乐家与观众“亲密”接触

焦女士是在国贸附近上班的白领,她早早就预定了午间音乐会的位置,身体蜷缩在舒适的沙发里,眼睛里俯瞰整个北京城,耳边是舒缓、浪漫的音乐。

对于这种与观众的“亲密”接触,音乐家们显然很开心。孙佳依表示:“它让我觉得音乐变成一种生活方式,不要说每次我们一听说古典音乐就是在音乐厅里穿着晚礼服,很隆重的样子。午间音乐会让我感觉音乐就是我们身边的一种文化、一种气氛,我觉得这种方式非常的好。”

早在今年5月,盛原在云上演奏过,那时候满满的场子就他一个人:“镜头对着我的时候特别紧张,因为你会想到线上可能有几百万人在听,而现场却一个人都没有,特别不真实。午间音乐会就像一个小型的音乐会一样,它和观众很近,是一种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。”

10场演出“无处不音乐”

据介绍,相较去年的3场,今年午间音乐会的演出场次扩充至10场,贯穿整个音乐节,延续“无时、无处不音乐”的概念。而且,演出的地点也有了变化,从去年在音乐节的驻地举行,到今年将场地延伸到了写字楼等公共空间。

此外,目标吸引人群则从古典音乐爱好者转移到白领群体和上班族,让音乐真正走入人群之中。

文/本报记者 田婉婷 统筹/刘江华

摄影/本报记者 崔峻

相关资讯

评论

  • 评论加载中...